无限的准备就是拖延

馆长2年前经典小说48975

无限的准备就是拖延

为喝一杯羊奶,买一只羊羔,每天割草,一杯羊奶,费一车羊奶的时间和精力!这充分的准备也太极致,极致到下雨天,在家准备一把精致的雨伞,待你出门时发现雨已停。(文/江孝良)

你说论语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你希望获得智慧,你很虔诚的沐浴更衣,迎接智慧的洗礼,看半个小时的论语,却花一个小时沐浴更衣,你忘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说要吃酸菜鱼,逛遍整个商场,挑选你喜欢的调料,什么花椒啊、生姜啊、特色锅底呀!然后兴奋的满载而归,回家洗着锅碗瓢盆,正准备大干一场,却发现酸菜和鱼忘记买。

难道你忘了吗?酸菜鱼的主角是酸菜和鱼,花椒、生姜、特色锅底只是配角。你怎么可以为了配角而忽略主角,忽略了你今天最重要的东西。你去做一件事件的准备,它仅仅是准备,准备是服务于最终要做的那件事!

做一件事最终追求的目标,都已遗忘,你只记得达成目标之前的准备,你为你的准备而准备着,无限的准备着。你浪费太多的宝贵时间,就因为这样,本该一天做完的事情,你花两天。上天给你八十年的生命,你却只能获得四十年,另外四十年被你无效的准备给无情吞噬。

它不仅吞噬你的生命,它还像一根结实的绳索,困住你的双脚,你本可以登上泰山,到达山脚的那一刻,突然发现迈不开脚步,你只能无功而返,放弃了儿时的梦想。

你还记得你的梦想吗?你还记得五岁时,和爸爸说的那一句话吗? “长大了我一定要登泰山”。你还记得小学四年级那篇《桂林山水》吗?当你听到老师讲解的桂林山水,如此秀丽俊美,你暗暗发誓,长大后定要走遍祖国大好河山!长大的你,去过杭州西湖吗?去过承德避暑山庄吗?去过西藏布达拉宫吗?去过新疆楼兰古城吗?没有,连你家门口那公园都没去过,你说你现在很忙;你说你还没有准备好;你说你还没有想好先去杭州还是先去西藏。

你在犹豫,你在推托,你永远都可以找到一个搪塞的理由:“我还需要再准备准备”由于你的准备,邻居家橘子树结满黄灿灿的果实,而你还没有找到栽种树苗的地方!你永远都找不到这样的一个地方,因为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同你心中想象的那样完美。

脚下的那一片土壤才是最肥沃的,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任何一块土壤,种下树苗之后就是最肥沃的,因为你会给它施肥。你只有把衣服穿在自己身上,才知道合不合身,别人的建议那只是一种建议,再美的建议也不过是伦理,试穿才是最重要的实践。

你所为的准备,你所为的收集资料,只是在学习别的经验,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仅靠收集别人经验完成的吗?不是,是他通过无数次自己的亲手实验,最终成功的。

间接的经验是需要的,但你别忘记,自己亲身的经历才是最深刻的,才是最能帮助你解决事情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只收集别人的经验成功,正如没有一个人,可以只需要准备,便完成好一件事情。

准备是需要的,没有准备的去做一件事情是盲目,无限的准备是一种拖延,我们虽不能盲目,但也不能拖延,盲目会犯很多错误,拖延会浪费很多时间,两种皆不可取。有些事情需要提前适当的准备,而有些事情需要边做边适当的准备。

写作就是需要一边准备一边做的事情,你不能只是学习方法技巧,而不去动笔,你也不可能一次准备就可以成为作家,你需要无数次的准备,你需要无数次的练习。你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你写作的技巧,你也需要通过写作来验证你学习的方法,循环往复便可提升写作功底。

做适当准备,别忘记最终的目标,准备只是服务于目标,目标才是关键的核心。

2018年11月11日 江孝良


本散文为鬼混吧散文频道优美散文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内容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相关文章

经典短篇:骑马

经典短篇:骑马

  这一对可怜人仅靠丈夫的微薄薪金过着艰难的日子。结婚以来,他们已经生了两个孩子;最初还只是拮据,现在已经变成令人自卑、掩掩藏藏、羞于见人的贫困,无论如何也要硬撑着门面的贵族家庭的贫困。  埃...

经典短篇:卢塞恩

经典短篇:卢塞恩

  ——德·涅赫柳多夫公爵日记摘录  7月8日  昨天晚上我到了卢塞恩,下榻在此地最好的旅馆瑞士旅馆。  “卢塞恩,这座瑞士州的古城,在四州湖畔,”默里说,“是瑞士的一个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地...

青春散文:流年无恙,光阴留香

青春散文:流年无恙,光阴留香

青春散文:流年无恙,光阴留香 曾几何时,我们变得不再无拘无束的玩闹,不再为一些毫无笑点的事而傻乐很久,慢慢的学会了聆听,聆听这时光流逝的嘀嗒声。那些青涩纯真的岁月,亦如这一季纷飞落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

经典短篇:伊万·伊利奇之死

经典短篇:伊万·伊利奇之死

  一  在司法机关大楼里,正在开庭审理梅尔温斯基家族一案。在庭间休息的时候,几名委员[1]和一名检察官都聚集到伊万·叶戈罗维奇·舍别克的办公室里,谈起了那著名的克拉索夫案件。费奥多尔·瓦西里...

经典短篇:脆弱的心

经典短篇:脆弱的心

  在同一个屋顶之下,同一套住房之中,同一个四屋楼上,住着两个年轻的同事:一个叫阿尔卡季·伊凡诺维奇·涅菲杰维奇,另一个叫瓦夏·舒姆科夫……当然,作者觉得有必要向读者交代清楚,为什么一个主人公...

经典短篇:仁慈

经典短篇:仁慈

  这间工作室是我从一位摄影师手里继承下来的。一幅淡紫色的油画还立在墙边,画的是半截栏杆和一口发白的缸,背景是一片看不大清楚的花园。我坐在一张藤椅上,就像坐在画中深处花园入口的门槛上。我坐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