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短篇:聪明的家庭主妇

馆长2年前经典小说14466

  一个年青的乡下人租赁了一家大饭店,这家饭店的地理位置相当不错。从一个店主理所应该具备的素质来看,他首先具有的一条就是怡然自得。他自打少年时代起就在许多小酒店干过活,并且感觉很舒心。因此,他很想选定一种职业,这种职业能使他在这种环境中度过一天当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他无忧无虑,总是乐呵呵的。他的这种快乐舒畅的情绪也传给了所有的顾客,这些顾客很快便成了回头客,他们经常聚集在他的饭店里。

  他娶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女人,一个少言寡语尚且说得过去的姑娘。她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份内的事情。她喜爱干家务,她爱自己的丈夫,只是她不得不时常暗自责怪她的丈夫用钱不够经心仔细。金钱迫使她产生了某种敬畏的心情,她完全知道金钱的重要性,因此感到有必要取得并掌握住一定的财权。她除了天生性格开朗之外,其它所有的品质几乎无一不带有近乎于极端贪婪和吝啬的一面。

  玛加蕾特——我想用这个名字来称呼这位细心的家庭好主妇——对她的丈夫很不满意。他有时为了趸购的粮食和草料会从马车夫和企业主那里收到大笔的付款,当他清点这些钱时,他总是乱七八糟地把钱摊放在桌子上,点完后便把它们统统划拉到一个小篮子里,等需要花销和支付帐款时就再到那里面去拿,他的钱从来不包好,他也不记帐。玛加蕾特曾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醒过他,但是毫无结果。她大概是意识到了,尽管她的丈夫不浪费也不挥霍乱花钱,但钱老是这样乱放着,总有丢失的时候。于是她心中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想一个巧妙的办法,让他精心理财。看到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碎钱被他漫不经心地大笔地用掉或流散掉,她感到十分烦恼和心焦,于是她觉得有必要进行一次冒险的试验,她打算以这种冒险试验来让他睁开双眼,认清他那种不合适的理财方法。她决定尽可能把更多的钱从他手中骗取过来,更确切地说,她打算用一种“升降机”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发现,丈夫在桌上清点过一次的钱放了一会儿之后,当他收起来时不再重新点数。于是她在一个烛台底部涂上油脂,找一个笨拙的借口把它放到散摊着杜卡特的地方,她对这种金币感到特别亲切。她一下子就粘上了一个杜卡特金币和顺带着的几个小硬币,她对第一次捕鱼的成果确实感到心满意足,这个绝招她一次又一次地反复使用。她采取这种手段完全是为了帮助丈夫,因此她并不觉得亏心,但是,她还是常常安慰自己。每次当她对自己的作法产生怀疑时,她总想,这种形式的窃取不能看成是偷,因为她不是用手拿走钱的,她用这种自我辩白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渐渐地她用这种方法所积攒的钱越来越多,并大大超过了她煞费苦心积攒的所有流到她手中用于家庭内部开支所节省的现金。

  玛加蕾特忠实地实行着自己的计划,循环往复差不多已经有整整一年。这期间她一直小心翼翼地观察她丈夫的反应,没有发现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终于有一天她发觉他的心情突然变得烦躁不安。她设法用甜言蜜语哄骗她的丈夫说出这种变化的原因。很快她就得知,丈夫因为手头十分拮据已陷入困境。他支付完供货商最后一笔帐后本应该还有钱可交纳租赁金,可是他不但缺少了全部租金,而且他甚至也无法支付雇工的工钱了。因为他什么都是用心算,也不大用笔记,所以他怎么也不能够回忆起,这种疏漏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于是玛加蕾特开始数落起他来,讲他的行为举止,讲他收钱付钱的方法,还讲他对钱缺乏重视,甚至,把他为人慷慨、乐善好施的义举也当成他的不是数落了他一顿。她还说,他现在可是自食其果了,整天这样心烦意乱郁郁寡欢的,但是无疑他的做法是不能得到原谅的。

  玛加蕾特自然不忍心让自己的丈夫长期处于这样一种困境之中,更何况能使丈夫重新幸福和快乐可以使她感到无比的荣幸。刚好她丈夫的生日到了,以往在这一天她总是习惯送给他一些实用的东西,而这次,当她捧着一个小篮子来到他面前时,真让他惊叹不已,那篮子里满满当当地装着的全是一卷一卷的硬币,各种不同的硬币均分门别类用纸包好,每一卷上都用笨拙的字体十分认真地作了标记。当丈夫看到摆在他面前的钱几乎正是他短缺的那些数额,而且听到妻子一再让他确信这钱都属他时,这个男人真不知有多么惊讶了!她向他讲述了她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拿到的钱,哪些钱是她从他那里弄来的,哪些钱是她从生活费中节省出来的。终于他转忧为喜。这件事的结果自然是丈夫把支出和收入的费用全部交给他的妻子。他本人则一如既往更加勤奋地照管着自己的生意。从那一天起,他不再经手一分钱。妻子极为荣幸地掌管着出纳员的职位,她没有收回过一个伪造的六法郎的法国银币,甚至也没有收回过一个不再流通的六芬尼的德国硬币。她的努力和细心使她取得了家里的支配权,这结果是合情合理的。由于她治理有方,经过十年之后,她终于有能力买下并保持住这个饭店以及饭店所属的一切财产。

内容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相关文章

经典短篇:人鬼交易

经典短篇:人鬼交易

  第一章 受赠  大家都这么说。  诚然,我并非觉得既然“大家”都这样说,就是确凿无疑了。其实大家说这说那,也是时对时错的。大家断定的往往是错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还要颇费一番周折之后才会发...

经典短篇:纯种狗

经典短篇:纯种狗

  陆军中尉杜博夫是个老军人,年纪已经不小了,他正跟志愿入伍的克纳普斯坐在一起喝酒。   杜博夫指着自己的狗米尔卡对克纳普斯说:“多好的一只狗呀!非常…&hel...

经典短篇:瓦西里·希什科夫

经典短篇:瓦西里·希什科夫

  我对他仅有的一点点回忆集中在去年春天的一段时间内:一九三九年的春天。我参加过几次“俄国流亡文学之夜”的活动——从二十年代早期开始流行于巴黎的枯燥乏味的活动之一。当我疾步下楼梯时(休息时间给...

经典短篇:似水流年

经典短篇:似水流年

  一  一场大病后,在卧床疗养的第一个繁花之季,没有人知道,至少病人自己不知道,一个九十岁高龄的人能否撑得过去。我的朋友诺曼和努拉·斯通力劝我先不要考虑我的科学研究工作,纯粹放松一下,玩玩字...

经典短篇:小英雄

经典短篇:小英雄

  ——摘自不知名者的回忆录  我当时还不到十一岁。七月间家人让我去莫斯科近郊乡下我的一位t姓亲戚家中作客。当时去他家作客的不下五十人,也许更多……具体多少,我记不得了,也没有数过。那里很热闹...

经典短篇:第三样配料

经典短篇:第三样配料

  瓦兰布罗沙公寓虽然名为公寓,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公寓房子,只不过是两幢合而为一的老式褐色面墙的住宅。底层一边开了一家女式服装店,花花绿绿的围巾和帽子挂得琳琅满目;另一边是个准保无痛的牙科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