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短篇:小小说

馆长2年前经典小说99757

  在帕多瓦 [1] ,一个炎热的傍晚,他们把他抬到屋顶上,让他可以凭眺全城的顶层。天上有在烟囱中筑巢的飞燕。过了片刻天黑了,探照灯亮起来。其他人都下去了,随身带走了酒瓶。他和卢芝听得见他们在下面阳台上。卢芝坐在床上。在这炎热的夜晚,她倒凉快清新。

  卢芝坚持做了三个月夜班。人家乐得让她做。人家给他动手术,她替他准备了手术台;人家都在取笑: 是朋友还是敌人 [2] 。他上了麻药,还是硬挺着,免得在失去知觉、多嘴多舌的时刻说漏了嘴。他用了拐杖以后,就自己去量体温,免得卢芝起床。医院里的病人寥寥无几,他们都知道这事。他们都喜欢卢芝。他顺着过道走回来,一路上想着卢芝就在他床上。

  他回到前线去之前,两人上大教堂去祈祷。教堂里暗沉沉,静悄悄,还有些人在祈祷。他们想要结婚,可是来不及请教堂发布结婚公告了,而且两人都没有出生证。他们自以为已结婚,不过他们要大家都知道这事,要让事情办成,这样就不怕它吹了。

  卢芝写过好多信给他,他到停战 [3] 以后才收到。一束十五封,都是寄到前线的,他根据日期排好,一一从头看到尾。信上写的都是医院的事,写到她多么爱他,没有他真没法过下去,还写到在夜里多么想念他。

  停战后,他们俩商定他该回国找份工作,两人就可以结婚了。卢芝要等到他有了份好差使才回国,他就可以到纽约去接她了。双方同意,他得戒酒,并且不用去看望在美国国内的朋友或任何人。只该找份工作,然后结婚。在帕多瓦开往米兰的列车上,两人为了她不愿立刻回国吵了架。在米兰车站上,他们不得不告别的时候,虽然吻别了,但是还没吵完。他对这样告别感到难过。

  他在热那亚乘船去美国。卢芝回到波尔多诺内 [4] 去开办一家医院。那里僻静多雨,有一营意大利敢死队驻扎在城里。冬天生活在这个泥泞多雨的小城里,营部少校向卢芝求爱,而她过去根本不了解意大利人,但终于写信到美国,说他们之间那档子事只是少男少女的初恋。她真抱歉,她知道他也许无法理解,不过总有一天会原谅她,并且感激她的,而完全没想到的是,她竟预定在明年春天里结婚。她一如既往地爱他,不过她现在明白那无非只是少男少女之间的初恋罢了。她希望他前程远大,对他完全有信心。她知道这样做最好。

  到了春天,少校并没跟她结婚,后来始终都没跟她结婚。卢芝寄到芝加哥去提到这事的信也从没收到回信。不多久,他乘出租汽车穿过林肯公园时,从芝加哥闹市区一家百货店的一名售货女郎身上染到了淋病。

  刘文澜 译

  * * *

  [1] 帕多瓦,意大利北部城市,东距威尼斯35公里。

  [2] 原文为enema(灌肠剂),同敌人(enemy)仅差末一个字母。

  [3] 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日,1918年11月11日。

  [4] 波尔多诺内: 意大利东北部城市,在威尼斯北。

  [5] 福萨尔塔,意大利中部小城,近博洛尼亚(一译波伦亚)。

  [6] 梅斯特雷,意大利北部威尼斯市的西北郊区。

  [7] 那是个为军官服务的妓院。

内容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相关文章

经典短篇:拉雪兹神父公墓之战

经典短篇:拉雪兹神父公墓之战

  守墓人笑了起来:  “在这儿打仗?……这儿从来没有打过仗。那是报纸编出来的……事情的经过只不过是这样的:二十二日是星期天〔2〕,那天晚上,我们看见三十多名巴黎公社的炮手,带着一组七门大炮和...

经典短篇:圣诞故事

经典短篇:圣诞故事

  (一)  马莱区的圣诞晚餐  马杰斯代先生是一位汽水制造商,住在马莱区,他刚刚在王家广场的朋友家吃完圣诞晚餐出来,哼着小曲往家里走……圣保罗教堂敲响了凌晨两点的钟声。“时间真是不早了!”这...

经典短篇:斥夫记

经典短篇:斥夫记

  图尔附近的波蒂雍地方有位美丽的洗衣女,本书已记下她讲过的一句趣话[1]。她天生狡狯,六个神甫或者三个女人的鬼点子加在一起才勉强与她扯平。所以她从来不缺情郎,围着她打转的情人之多,犹如暮色苍...

经典短篇:坑

经典短篇:坑

  “殴打致伤,诱发死亡。”这是地毯商莱奥波德·勒纳尔被刑事法庭传唤出庭的主要罪名。  在他周围的是几位主要证人:受害人的未亡人弗拉麦什太太,一个名叫路易·拉杜罗的细木工人,还有一个名叫让·杜...

经典短篇:大路上的小孩

经典短篇:大路上的小孩

  我听到车子驶过园子栏栅前面。有时我从树叶中轻微晃动的空隙里看看,看看在这炎热的夏天,马车的轮幅和辕杆是怎样嘎嘎作响的。农民从地里回来,他们大声地笑着。这可是缺德。  这是我父母的园子,我正...

经典短篇:禁捕季节

经典短篇:禁捕季节

  佩多齐把替旅馆花园铲土挣到的四个里拉用来喝个烂醉。他看见那位年轻先生从小径走过来,神秘兮兮地跟他说话。这位年轻先生说自己还没吃过午饭,不过一吃好马上就可以走的。四十分钟,至多一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