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短篇:小小说

馆长2年前经典小说99432

  在帕多瓦 [1] ,一个炎热的傍晚,他们把他抬到屋顶上,让他可以凭眺全城的顶层。天上有在烟囱中筑巢的飞燕。过了片刻天黑了,探照灯亮起来。其他人都下去了,随身带走了酒瓶。他和卢芝听得见他们在下面阳台上。卢芝坐在床上。在这炎热的夜晚,她倒凉快清新。

  卢芝坚持做了三个月夜班。人家乐得让她做。人家给他动手术,她替他准备了手术台;人家都在取笑: 是朋友还是敌人 [2] 。他上了麻药,还是硬挺着,免得在失去知觉、多嘴多舌的时刻说漏了嘴。他用了拐杖以后,就自己去量体温,免得卢芝起床。医院里的病人寥寥无几,他们都知道这事。他们都喜欢卢芝。他顺着过道走回来,一路上想着卢芝就在他床上。

  他回到前线去之前,两人上大教堂去祈祷。教堂里暗沉沉,静悄悄,还有些人在祈祷。他们想要结婚,可是来不及请教堂发布结婚公告了,而且两人都没有出生证。他们自以为已结婚,不过他们要大家都知道这事,要让事情办成,这样就不怕它吹了。

  卢芝写过好多信给他,他到停战 [3] 以后才收到。一束十五封,都是寄到前线的,他根据日期排好,一一从头看到尾。信上写的都是医院的事,写到她多么爱他,没有他真没法过下去,还写到在夜里多么想念他。

  停战后,他们俩商定他该回国找份工作,两人就可以结婚了。卢芝要等到他有了份好差使才回国,他就可以到纽约去接她了。双方同意,他得戒酒,并且不用去看望在美国国内的朋友或任何人。只该找份工作,然后结婚。在帕多瓦开往米兰的列车上,两人为了她不愿立刻回国吵了架。在米兰车站上,他们不得不告别的时候,虽然吻别了,但是还没吵完。他对这样告别感到难过。

  他在热那亚乘船去美国。卢芝回到波尔多诺内 [4] 去开办一家医院。那里僻静多雨,有一营意大利敢死队驻扎在城里。冬天生活在这个泥泞多雨的小城里,营部少校向卢芝求爱,而她过去根本不了解意大利人,但终于写信到美国,说他们之间那档子事只是少男少女的初恋。她真抱歉,她知道他也许无法理解,不过总有一天会原谅她,并且感激她的,而完全没想到的是,她竟预定在明年春天里结婚。她一如既往地爱他,不过她现在明白那无非只是少男少女之间的初恋罢了。她希望他前程远大,对他完全有信心。她知道这样做最好。

  到了春天,少校并没跟她结婚,后来始终都没跟她结婚。卢芝寄到芝加哥去提到这事的信也从没收到回信。不多久,他乘出租汽车穿过林肯公园时,从芝加哥闹市区一家百货店的一名售货女郎身上染到了淋病。

  刘文澜 译

  * * *

  [1] 帕多瓦,意大利北部城市,东距威尼斯35公里。

  [2] 原文为enema(灌肠剂),同敌人(enemy)仅差末一个字母。

  [3] 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日,1918年11月11日。

  [4] 波尔多诺内: 意大利东北部城市,在威尼斯北。

  [5] 福萨尔塔,意大利中部小城,近博洛尼亚(一译波伦亚)。

  [6] 梅斯特雷,意大利北部威尼斯市的西北郊区。

  [7] 那是个为军官服务的妓院。

内容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相关文章

经典短篇:报复

经典短篇:报复

  一  奥斯坦德(1),石砌的码头,灰色的海岸,远处的一排旅馆,都在慢慢地旋转,仿佛隐入了秋日青绿色的雾里。  教授把两条小腿包在一条格子花呢旅行毯里,舒舒服服地躺在躺椅的油布上,躺椅吱吱响...

经典短篇:胖子和瘦子

经典短篇:胖子和瘦子

  尼古拉铁路[1]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

经典短篇:谁是泄秘者?

经典短篇:谁是泄秘者?

  “不行!不行!”他叫喊着,激动地、匆忙地走进为他安排的卧室,把灯放下,“不行,这是不可能的!可是找谁求情好些呢?我还是第一次跟他的想法不同,第一次跟他的感受不一样,啊,父亲!您要是施展隐身...

经典短篇:普里希别耶夫军士

经典短篇:普里希别耶夫军士

  “普里希别耶夫军士!您被控在今年九月三日用言语和行动侮辱本县警察日金、乡长阿利亚波夫、乡村警察叶菲莫夫、见证人伊万诺夫和加夫里洛夫,以及另外六个农民,而且前三个人是在执行公务的时候受到您的...

经典短篇:纺麻婆婆

经典短篇:纺麻婆婆

  佩罗[1]故事仿作   马塔庚王国是个很穷的国家,几乎全体居民都不得不以耕种、翻晒干草、做粗活和各式各样的职业为生。每家之主都拥有一小块土地和一所茅屋;妇女们走路或照料家务时手里仍在...

经典短篇:冷血

经典短篇:冷血

  一列很长的货车在这个小火车站上已经停了很久。火车头闷声不响,仿佛熄了火似的。火车附近和小车站的门里没有一个人影。  从一节车皮射出一道苍白的光,爬过一条备用线的铁轨。在那节车皮里,有两个人...